国米1亿引援遭质疑:首轮首发阵容揭晓,新援竟无一人主力?
2025-09-12
国际米兰在今年夏季转会窗口的投入已接近1亿欧元,这一数字创下了俱乐部近年来的新高。主要引援包括路易斯·恩里克、博尼、克罗地亚国脚苏契奇以及最新完成的安迪·迪乌夫交易。尽管投入巨大,但俱乐部的转会策略却引发了媒体和评论界的广泛争议。
《共和报》专栏作者近期连续发表两篇批评文章。首篇针对欧冠决赛失利,质疑国米管理层过于注重首发阵容而忽视替补深度,认为这与巴黎圣日耳曼的板凳厚度形成鲜明对比。第二篇则针对今夏引援效果,指出1亿欧元的投入未能带来明确的绝对主力球员,质疑这种操作的合理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次批评看似有理,但若结合来看却存在逻辑矛盾——既要求提升阵容厚度,又要求新援必须锁定主力位置,实际上反映了意媒对国米转会策略的苛刻标准。
这种矛盾态度在意大利媒体中颇具代表性。当国米有意引进科内时,媒体批评俱乐部不愿直接从青训基地挖掘新星;而签约迪乌夫时,又转而质疑引进缺乏意甲经验的半成品球员的价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截然相反的批评往往出自同一媒体甚至同一位评论员之手。
当前,批评国米转会操作已成为一种舆论趋势。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如INS、推特和TikTok上,"花费1亿却买不到主力"的观点获得广泛传播。在这种背景下,新援苏契奇的表现备受关注。作为集训时间最长的新援,他被视为最有可能跻身主力阵容的球员,其在意甲首轮对阵都灵的表现将成为检验今夏引援成效的重要指标。
国际米兰即将迎来意甲首轮对阵都灵的比赛,但球队中场正面临严峻的人员短缺问题。恰尔汗奥卢和皮奥·埃斯波西托因停赛无法出场,新援泽林斯基和弗拉泰西因身体原因最多只能参加1-2次合练,能否进入替补名单尚存疑问。此外,迪乌夫的转会手续仍未完全敲定,这使得主教练齐沃在中场排兵布阵时选择极为有限。
在现有人员配置下,若维持常规阵型,苏契奇、巴雷拉和姆希塔良将大概率首发出战。其中,苏契奇的首发位置尤为引人关注。尽管《米兰体育报》预测他将出任居中后腰,但天空体育的专家基于季前赛表现指出,这位克罗地亚国脚更适合边中前卫的角色。无论最终如何安排,苏契奇已成为新援中最有可能获得首发机会的球员。
苏契奇对球队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。从世俱杯到季前赛,他始终保持着全队最高的跑动距离和最大覆盖范围,堪称中场的"活力引擎"。在当前恰尔汗奥卢停赛、阿斯拉尼离队、多名中场球员身体状况欠佳的情况下,他的出色发挥将成为国米渡过"中场危机"的关键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若比赛陷入僵局需要变阵三前锋加强进攻时,苏契奇的全能属性将为球队提供战术保障。正如克罗地亚媒体所言:“在密集赛程下,没有教练会拒绝一个单场跑动达13-14公里的中场球员。”
本赛季国米的训练方式也值得关注。若齐沃能顺利度过赛季初的困难时期,球队将继续保持高强度、长时间的训练模式。正如邓弗里斯所说:"齐沃与小因扎吉最大的区别在于训练时长明显增加。"这种训练理念将更有利于体能出色、身体强壮的年轻球员获得机会,而对老将和易受伤病困扰的球员则形成挑战。因此,像博尼、恩里克、苏契奇乃至迪乌夫等新援的定位,很可能在未来半年内发生显著变化。
然而,国米的舆论环境向来缺乏耐心,"等待观察"对很多人来说难以接受。这就要求新援必须尽快证明自身价值,这对稳定更衣室氛围至关重要。在首轮这场考验中,苏契奇等球员的表现不仅关乎单场比赛结果,更将对整个赛季的战术体系构建产生深远影响。
国际米兰在夏季转会窗口投入重金引援后,外界对其转会策略的质疑声不断。随着意甲联赛首轮对阵都灵的比赛临近,球队新援苏契奇等人的表现将成为检验这笔巨额投资成效的关键。这场比赛不仅关乎赛季开局,更将直接影响外界对俱乐部转会操作的重新评估。